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oa 糖尿病肾脏病的诊治难点及临床应对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01 2024年05月20 00:00 2024年03期 145 149 838667 常宝成 紫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肾脏病大鼠肾纤维化及Notch/Snail1信号通路的影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02 目的 分析紫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肾脏病大鼠肾纤维化及Notch/锌指蛋白转录因子1(Snail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只大鼠,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30只建立糖尿病肾脏病大鼠模型,共有29只大鼠建模成功,将其分为模型组9只、二甲双胍组10只、紫苏叶提取物组10只。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紫苏叶提取物组给予紫苏叶提取物,空白组、模型组不做处理,干预14 d后观察大鼠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紫苏叶提取物组血糖、尿素氮(BUN)、肌酐(Scr)、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水平、Notch、Snail1 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上升(<i>P</i>均&lt;0.05); 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组、紫苏叶提取物组血糖、BUN、SCr、ALT、AST、Ⅳ-C、PCⅢ、HA、LN水平、Notch、Snail1 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下降(<i>P</i>均&lt;0.05); 二甲双胍组、紫苏叶提取物组血糖、BUN、SCr、ALT、AST、Ⅳ-C、PCⅢ、HA、LN水平、Notch、Snail1 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水平对比差异较小(<i>P</i>均&gt;0.05)。结论 糖尿病肾脏病大鼠经紫苏叶提取物干预后肾纤维化减轻,Notch/Snail1信号通路受抑。 2024年05月20 00:00 2024年03期 150 154,211 1781662 张清<sup>1</sup>,叶晓萍<sup>2</sup>,胥勋梅<sup>1</sup>,张栋珉<sup>1</sup>,钱娴静<sup>1</sup> 基于生信分析及实验验证探讨中医药抗糖尿病肾脏病的组方规律及作用机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03 目的 探索中医药抗糖尿病肾脏病(DKD)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方法 收集中医药抗DKD的文献报道,提取方药信息,筛选高置信度和支持度药物组合作为新方,并获取新方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 从GEO数据库获取DKD相关的数据集GSE30122和GSE30529,联合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和机器学习鉴定新方抗DKD的关键基因(hub genes),并验证hub genes的表达差异。结果 药物组合“黄芪-丹参-山茱萸”作为新方,涉及靶点1 378个,基于GSE30122和GSE529,进一步获得新方与疾病共同作用靶点19个,作用靶点主要富集于Hippo信号通路、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信号通路等; 最终筛选出2个hub genes:EDNRA和HDAC9。与对照组相比,hub genes在模型组具有更高的表达,且肾组织损伤更甚; 经新方干预,治疗组有效降低了hub genes的表达量,且肾组织较模型组改善。结论 “黄芪-丹参-山茱萸”作为新方,可能通过EDNRA和HDAC9,调节Hippo、cGMP-PKG等信号通路抑制肾损伤,进而发挥DKD的治疗作用,为后续治疗DKD的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024年05月20 00:00 2024年03期 155 160 1864298 范巧明<sup>1</sup>,罗冬强<sup>1</sup>,蔡惠连<sup>1</sup>,刘曼婷<sup>1</sup>,刘峰<sup>2</sup> 肾脏免疫球蛋白沉积与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04 目的 探讨肾脏免疫球蛋白沉积与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将肾活检确诊为DKD的患者分为4组:(1)一阳(IgA+IgM-IgG-/IgA-IgM+IgG-/IgA-IgM-IgG+)。(2)二阳(IgA+IgM+IgG-/IgA+IgM-IgG+/IgA-IgM+IgG+)。(3)全阳(IgA+IgM+IgG+)。(4)全阴(IgA-IgM-IgG-)。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肾脏免疫球蛋白沉积与DKD的临床相关性,通过DKD的肾脏终点事件评估其对肾脏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全阳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 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示全阳组发生肾脏终点事件的风险更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免疫球蛋白沉积对肾脏预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脏多种免疫球蛋白沉积增加了DKD尿蛋白的漏出,但与肾脏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2024年05月20 00:00 2024年03期 161 166 764004 赵妍<sup>1</sup>,郭佳欣<sup>2</sup>,程健<sup>3</sup>,祁伟<sup>4</sup>,赵晶晶<sup>5</sup> 血尿酸/肌酐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05 目的 探讨血尿酸/肌酐比值(SUA/Cr)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开发一种新的评估量表,用于临床快速评估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的住院患者51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检验等指标,完善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超声特征将患者分为斑块稳定组(262例)和易损斑块组(256例)。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i>t</i>检验、<i>Mann Whitney U</i>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i>χ</i><sup>2</sup>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将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对易损斑块组的患者,进行颈动脉斑块数目和颈动脉斑块回声评分,分析SUA/Cr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将所有独立危险因素按照<i>OR</i>值来评分,建立评价量表。结果 易损斑块组的SUA/Cr明显高于斑块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i>&lt;0.01),斑块不稳定的风险随SUA/Cr的增加而增加(<i>OR</i>=3.121,95% <i>CI</i> 2.376~4.099,<i>P</i>&lt;0.01)。ROC曲线示SUA/Cr临界值为4.899,AUC为0.783。所有数据经评价量表检验,≥6分为最佳截断值。结论 在T2DM患者中,SUA/Cr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相关,SUA/Cr可用于指示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风险。新的评分量表是预测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可靠指标。 2024年05月20 00:00 2024年03期 167 171 687769 张倩倩,陈丽,王国娟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中晚期糖化血红蛋白与子代出生时及6周体重的相关性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06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中晚期平均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与子代出生时及6周体重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556例GDM孕妇资料及子代6周的体重,GDM孕妇每4~6周化验HbA1c至分娩前,以孕中晚期平均HbA1c反映全孕期的血糖水平。采用<i>Pearson</i>相关分析探讨HbA1c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 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bA1c预测GDM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价值; 依据不同指南HbA1c控制目标将孕中晚期平均HbA1c分为3个亚组,A组:HbA1c&lt;5.5%、B组:5.5%≤HbA1c&lt;6%、C组:6%≤HbA1c&lt;6.5%。比较3个亚组子代出生时体重、6周体重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1)孕中晚期平均HbA1c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线性相关(<i>P</i>&lt;0.05)。(2)HbA1c预测巨大儿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1,95% <i>CI</i>:0.608~0.753,<i>P</i>&lt;0.001。当HbA1c为5.89%时,预测巨大儿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51.5%及80.5%。两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i>OR</i>=2.307,95% <i>CI</i>:1.215~4.38, <i>P</i>=0.011。(3)C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A组、B组(<i>P</i>&lt;0.05),6周内每日体重增长量慢于A组和B组(<i>P</i>&lt;0.05)。结论 孕中晚期平均HbA1c与GDM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不良妊娠结局及6周内日均体重增长量密切相关,HbA1c水平对巨大儿的发生有预测价值,且应控制在6%以内。 2024年05月20 00:00 2024年03期 172 176 688069 忻荣荣<sup>1</sup>,李冬梅<sup>2</sup>,武晓玲<sup>1</sup>,王立志<sup>1</sup>,张红亮<sup>1</sup>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骨代谢标志物与OP的关系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07 目的 探析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瘦素、骨代谢标志物与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109例绝经后T2DM患者,并依据骨密度(BMD)测定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i>n</i>=33)、减少组(<i>n</i>=37)、OP组(<i>n</i>=39)。对比3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独立危险因素; 并运用<i>Pearson</i>相关性分析瘦素、骨代谢标志物与OP的相关性。结果 OP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患者占比、促甲状腺激素(TSH)、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瘦素、Ⅰ型胶原羟基端肽(β-CTX)高于正常组与减少组,胰岛素治疗占比、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钙素、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TPINP)低于正常组与减少组(<i>P</i>&lt;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亢患者、血清瘦素、β-CTX为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独立危险因素(<i>P</i>&lt;0.05),胰岛素治疗、25(OH)D、骨钙素、TPINP为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保护因素(<i>P</i>&lt;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骨钙素、TPINP与OP呈正相关(<i>P</i>&lt;0.05); 血清瘦素、β-CTX与OP呈负相关(<i>P</i>&lt;0.05)。结论 瘦素与骨代谢标志物可反映绝经后T2DM患者早期骨代谢情况,预测OP发生风险; 合并甲亢患者、瘦素、β-CTX水平升高、用胰岛素治疗、25(OH)D、骨钙素、TPINP水平降低,可能共同参与绝经后T2DM患者OP发生发展。 2024年05月20 00:00 2024年03期 177 182 677669 齐晨蕊,杨乐,马彦,谢立凯,关红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ETs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0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初诊断T2DM患者107例为病例组,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测分为T2DM无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组(A组)和T2DM合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组(B组),和同期随机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糖耐量正常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指标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NET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A组(<i>P</i>&lt;0.05); 在T2DM组中,NETs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呈负相关,在校正了相关混杂因素后,NETs为影响E/A值的独立危险因素。NETs诊断T2DM合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最佳切点值为NETs=34.11 ng/ml,其诊断灵敏度为0.59,特异度为0.58。结论 T2DM患者NETs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呈负相关,是T2D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对T2DM合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有一定的诊断效能。 2024年05月20 00:00 2024年03期 183 188 711813 赵金,牛晨晓,覃文萱,向光大 糖尿病肾脏病发病机制的探讨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09 糖尿病肾脏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脏病(ESKD)的主要原因。它的发生和发展涉及3个基本组成部分:血流动力学异常、代谢紊乱和炎症反应。临床上定义该病为伴有肾小球滤过率(eGFR)进行性下降的持续性蛋白尿。然而,由于这些改变不是DKD所特有的,因此有必要从发病机制中探讨新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DKD患者的早期诊断、随访、治疗反应和预后评估。 2024年05月20 00:00 2024年03期 189 193 658638 赵津,蔡永红,张莲,刘建峰,赵克中 2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KAP研究进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10 近年来,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流行病。KAP研究是医疗领域一种新兴的临床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患者或相关医疗工作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态度和实践现状,为公共卫生部门、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流行病学数据。近十年,国内外开展了一系列关于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的KAP研究,发现KAP评分与代谢指标、并发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将就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相关KAP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4年05月20 00:00 2024年03期 194 197 656425 刘枝鑫<sup>1</sup>,段滨红<sup>2</sup>,王丹<sup>2</sup>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糖尿病相关眼病的影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11 眼是糖尿病主要损害的靶器官之一,糖尿病相关眼病是一组严重影响患者视觉质量乃至致盲的疾病。目前的临床治疗大多适用于眼病晚期,亟需相关防治眼病发生发展的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用于降低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新型口服药物,在糖尿病相关性心血管和肾脏疾病已表现出高度有益作用。目前,利用SGLT2i降低血糖同时防治糖尿病相关眼部疾病也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主要综述了SGLT2i在糖尿病相关眼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4年05月20 00:00 2024年03期 198 201 654483 王雪,张真稳 皮肤与骨质疏松症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1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结构的相关参数可作为预测骨质疏松症的标志物,例如皮肤厚度、皮肤弹性、体表面积等。研究证明,与皮肤疾病相关的一些炎症因子以及治疗药物影响着骨重塑的平衡; 皮肤老化与骨量流失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雌激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胱抑素A可能在两者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对皮肤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进行综述,进而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2024年05月20 00:00 2024年03期 202 205 649622 杨泓娟,龚恬,项守奎 PIK3R1基因突变引起SHORT综合征2例并文献复习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13 2024年05月20 00:00 2024年03期 206 211 1879099 孙丽娜,杜国慧,刘俊茹,刘博伟 1例46,XX/47,XXY卵睾型性发育异常多学科诊治病例报告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14 2024年05月20 00:00 2024年03期 212 216 1379402 王丹<sup>1</sup>,范新钊<sup>1</sup>,何美男<sup>2</sup>,蒲美岑<sup>1</sup>,曹瑛<sup>1</sup>